中科公益抗白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熟面孔新玩法
“商业就是社会的皮肤,承载了社会道德文明的高度。”纵观北京商业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无不与城市脉搏与发展紧密连结,北京的商场们也无一例外地在日复一日的浸染中,和这座城市与城中人的气质相融相吸。作为文化古都同时又是中国的首都,北京散发着兼容并蓄的包容气质,在流行与复古、商业与情怀、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不断诞生着新的最佳平衡点,释放着更多的潜力与价值。商场们同样如是,尽管历史长短不同,但相同的是,能历经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优胜者”,都自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自己的特色并永远保持新鲜感。熟面孔,新玩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眼界的开阔,消费者对于商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种推力便如永动机,让商场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公共空间的氛围感
在西单文化广场改造项目的建筑师刘晓光看来,商业场所已经成为新的公共空间。诚然如此,现如今的商场早已不只是提供购物消费选择的单一场所,人们在当中消闲、互动、交流、放空。更多时候,一家优秀的商场要做的是为消费者打造出令人愉悦的场景,满足消费者精神与物质上的多重需求,让人流连其中并期待下一次身处其间的幸福感受,用当下很流行的词来说这大概就是“氛围感”。好的“氛围感”让人们能够以自己舒服的方式使用空间,自由定义每一个角落。
当下热门商场当中,在这一方面的佼佼者当属西单更新场。来到这里,会很容易有一种感受:当把这里作为购物地点,浓厚的氛围与各种网红潮牌令人目不暇接;当不以购物吃喝为目的时,似乎也能待得很舒服。地上是屋顶花园,植物景观围绕着环形下沉广场,人们可以从多个入口进入广场;过街天桥连通汉光百货、君太百货,为商区带来更多人气;地下是商业空间,静谧又不失张力的外立面和水幕雾喷,也让许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流连。开放与封闭、公众与商业、城市与建筑,诸多组合在更新场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这个具有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双重属性的商场,以景观体验作为深藏不露的商业空间的引导和铺陈,以豁然开朗的下沉广场为场地景观提供焦点和高潮,打开“屋顶”,回归城市,提供消费之外的偶然与偶遇。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的有机融合,让更新场成为了最“不像商业的商业”。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侨福芳草地。相对于初出茅庐的更新场,芳草地是更早以艺术氛围感著称的“老前辈”。在北京的商业地产项目中,侨福芳草地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北京首家艺术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侨福芳草地特别开辟了大量的空间用以陈列艺术展品。走在其间,随处可以邂逅来自各个国家的艺术之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雕塑家萨尔瓦多·达利的十数件经典雕塑作品、贾尼·德西作品《为你献上三个》、郑路作品《三千烦恼丝》……结合侨福芳草地极富个性的建筑结构,在艺术品与现代建筑钢化结构的碰撞中,让消费者可以自行在艺术的世界中探索、感受,购物之旅也变得尤为令人享受了。
年轻潮流业态发力“首店经济”
近几年,“首店经济”绝对是热词排行榜上的常客,同时正越来越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年)》中提出,力争到年,吸引国际国内品牌在京开设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将本市打造成为全球首发中心。
在商场品牌的不断更新迭代中,对于“首店”的青睐显而易见,无论是传统商场的升级改造、新商场的开业招商还是商场本身每年的品牌更迭,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出现其中。如西单更新场,开业之初就以诸多首店吸引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