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萨尔瓦多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53053973129699&wfr=spider&for=pc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镇馆之宝,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持续性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记忆的持续性》这幅画作。如果说《亚威农的少女》开立体主义之先河,那么MOMA油画藏品中的另一件镇馆之宝----达利的《记忆的持续性》则达到了超现实主义的巅峰。在20世纪初风起云涌、异彩纷呈的欧洲艺术流派中,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如此,两幅画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相同点只有一个,它们的作者都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一个属于梦想的地方。加泰罗尼亚和它的明珠——巴塞罗那仿佛是一个孕育奇才、怪才和*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艺术家往往具有桀骜不驯的梦想气质。不论是以瑰丽奇幻的高迪教堂名闻天下的高迪,还是一生特立独行的毕加索,无不如此。在20世纪30年代。

一位在才华上不逊于前两位,但是在疯狂上却无人能及的加泰罗尼亚艺术家开始崭露头角,他就是萨尔瓦多·达利。作为才华横溢、想象力超群的艺术家,达利的贡献在于他用精妙的笔法将梦境的主观世界转换为客观形象,从而为20世纪的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正常人的标准衡量,达利很疯狂,即使不太关心艺术的人可能也会记得那个一板一眼的恶作剧,他戏谑地为《蒙娜·丽莎》抹上自己一样的小胡子,一时间舆论大哗。何以会出现达利这样一个人,或者说他何以能将人不受约束的潜意识作为创作的源泉,就必须要从20世纪20年代酝酿超现实主义的欧洲大环境说起。信赖理性,追求科学技术的无止境进步,是欧洲得以在19世纪快速发展,并向全世界无情扩张的深层次原因。

当受惠于科技带来的殖民地与滚滚利润时,人们都认为理性与科技实在是解决人世间一切问题的良药,对它们无比崇拜。正因为如此,隐藏于社会深处的*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就像气球一样膨胀,终于以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事集团全面爆发战争为了断,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的毁灭性和波及范围是之前任何一场战争都无法比拟的,由于火车、轮船等快速交通工具的普及,部队的转移异常迅捷;由于冶金和化学工业的进步,出现了超大口径的火炮;无线电通讯的改良使战争节奏大为加快;到战争后期更是出现了恐怖的*气攻击。战场上尸山血海、惨不忍睹的场面深深刺激了整整一代的欧洲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一贯信奉的理性与科技究竟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他们纷纷以文学和艺术为武器,用戏谑和嘲讽的风格展现自我,试图唤起人们的反思。一群云集于瑞土的年轻人组织了名为达达的流派,他们抱着否定一切的态度进行创作。但达达那蔑视权威、颠覆传统的本质注定了其最终分崩离析的命运,其最直接的分支或说达达精神的继承者,就是超现实主义。年,一批跟随作家布雷顿的达达主义者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从这一潜意识理论中寻求创作灵感。他们在年发表宣言,将自己的组织定名为“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一样,超现实主义最初的原动力来自文学,以布雷顿为首的一批作家曾尝试所谓的“无意识写作”。直到年,更倾向于造型艺术的第二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后。

超现实主义才成为绘画和雕塑的王国,开始大放异彩。这也不奇怪,在19、20世纪的文艺领域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文学在多数情况下扮演革新的先行者,绘画次之,雕塑总是最后,这无疑是由各种媒介材质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决定的。布雷顿等人的组织与策划十分成功,其标志性的超现实主义展览办得红红火火,并在世界各大城市中举办定期展览,甚至还吸引了毕加索和杜桑等知名艺术家。这群年轻人将不受约束的潜意识作为取之不尽的素材海洋,只是这海洋不再碧波万里、微波荡漾,而是光怪陆离、狂波激荡。在潜意识的幻觉中,所有的形象都被扭曲,恐怖的更为骇人,美丽的如同梦幻。20世纪3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星光耀眼,人才辈出,前途不可限量。

但是在这一切之中,“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之中,身居所有其他象征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之上的,是西班牙人达利”。怪杰达利的画作几乎都是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经典,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非《记忆的持续性》莫属。达利是一位接受过系统学院派训练的艺术家,与毕加索一样,他也是在来到巴黎后才开始大放异彩。他在这里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者的组织,并在其他超现实主义者的成果基础上又糅合进童年的回忆、诗人朋友罗卡的启发,开始走上自己独特的道路。可以把这条道路形容为利用可以和真实世界相比的绘画技巧,集合出自梦想、梦境、记忆、心理学和病理学的变形等要素,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确的梦境,或是一个比梦境更离奇的现实。

每个人都做过梦,这些梦或朦胧或清晰,或喜悦或恐怖,那么我们中有谁在梦中见过这样一番情景:一片蛮荒空旷的沙滩,枯树上和类似桌面的结构上搭着软塌場的钟表,它们仿佛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了活力与坚硬的外壳,而另一个坚硬的钟表则如同腐肉一般引来诸多蚂蚁争食。画面的正中则是一头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有种观点认为这其中隐含表现了达利自己的面部。画面的远景则表现了达利故乡加泰罗尼亚的*金海岸。所有这一切不理性的事物,都被以一种精妙入微的写实笔法加以表现,更加重了画面带来的玄奥、离奇甚至恐怖的谜语氛围。这就是创作于年的《记忆的持续性》。

达利认为自己在这幅画中真正表现了“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达利甚至曾去精神病院了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是潜意识世界最真实的反映。在油画之外,达利还广泛进行了其他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尝试,比如早年与布努艾尔合作拍摄的两部超现实主义电影《一条安达鲁犬》、《*金时代》。二战期间,达利移居美国,大量创作并进行商业设计工作,不但促进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发展,也为美国博物馆增添了不少超现实主义力作。这幅《记忆的持续性》就是由达利基金会捐赠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达利晚年开始进行雕塑创作,如年的《流线型的歇斯底里裸女》简直和他那些莫测的绘画如出一辙。同年的《莱斯特的朱颜》更是开创性地使用了实物拼装,已经初步具有了装置艺术的某些特征。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超现实主义自二战后就开始渐渐衰落,自20世纪60年代起,它的声音已衰微。那些从它的土壤中吸取营养的波普艺术、装置、观念等新奇的艺术形式风头盖过了它,直接追随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越来越少了。但是超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涵却寄托于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中,一直前进着。达利终其一生用不加丝毫掩饰的直白探索着人类的内心世界,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的形象方面,为超现实主义、20世纪的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要人类存在,他画中那些触动我们内心的深刻梦幻就不会离去。从这个角度看,超现实主义永远不会消亡,达利和他离奇的作品《记忆的持续性》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