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由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公开宣战,这一军事行动得到了德国的鼎力支持。随后,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家也纷纷参与到战争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全面爆发。年8月期间,法国与德国进行了边境之战后,法国第四及第五集团军均撤退到了马恩河以南,英国联军也随之撤退到了凡尔登,并在巴黎及凡尔登周围部署并设立防线。此时的德国军队则正在乘胜追击,想要一举歼灭法国第四、第五集团军。因此,德国军队的总参谋长便在9月4日下达了对法国集团军的进攻命令,同时还不忘加强巴黎东部的防御力量。年9月5日,德国第一集团军与法国第六集团军在乌尔克河相遇交战,马恩河战役一触即发。这场战役仅仅持续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年9月12日,以德军的全线撤退而告以结束。
▲马恩河战役场景图
战争爆发的背景
年8月27日,在英国远征军逃离德军的钳制后,克鲁克将军不再受部落直接指挥,并开始进军西南。8月28日,克鲁克开始考虑向西侧靠拢,因为英国远征军已不再是他的首要目标。这一行动也许能让他把朗热扎克将军赶出巴黎,并抵达法国第五集团军的左侧。在这个当口,法国元帅霞飞命令热情不高的朗热扎克掉头向西,在吉斯和圣康坦之间展开反击。法军的实力令德国人始料不及,德军开始遭受惨重损失。但在8月29日,德国护卫营和第十汉诺威轻步兵营挺进了大约五公里。随着夜幕降临,两支部队准备巩固胜利成果。在那一刻,一名英勇的法国将领完美诠释了这场战争的特色。威名赫赫的第二集团军护卫营和汉诺威银在吉斯遭到弗朗彻·德斯佩雷统领的法国第一集团军的痛击。
然而,法国陆军元帅弗朗彻却在此时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表演,他骑在战马上,被下属簇拥着,当着全体将士的面,命令大家披红挂绿,乐队奏乐。旗帜翻飞,大炮隆隆作响,英国人不无羡慕地把法国大炮称为绝望的弗兰基。大炮开道,发起攻击,穿着红裤子的步兵紧随其后,在气势上对德军形成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年8月30日,克鲁克没有事先征求小毛奇的同意,就命令德国第一集团军向内侧运动。第一集团军并没有像计划的那样穿过巴黎西部,而是越过去向东北。这将克鲁克的侧翼暴露给了当时驻守在巴黎北部由莫努里率领的法国第六集团军,变形的施利芬计划至此破产。
▲亚历山大·亨利希·鲁道夫·冯·克鲁克
接连两次战败,再加上下属迅速脱离小毛奇的掌控,他只能祈祷克鲁克的行动能够立马力挽狂澜。协约国军队并没有及时意识到克鲁克向内侧靠拢的深意,这一举措的影响之一,是让克鲁克重新遭遇英国远征军。年9月3日,已经撤退三百二十公里的英国远征军越过马鞍河,但是空中侦察显示,克鲁克的左翼存在漏洞。小毛奇在9月4日意识到法军已经摆脱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的围攻,并成功与保卫巴黎的守军取得联系。随后,小毛奇下达命令,启动施利芬计划所预见的决战。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接到命令,进入防守状态,第三集团军则向上塞纳挺进。此外,第四和第五集团军将袭击巴黎的东南部,目的是开辟一条道路,供第六和第七集团军包围法军。这与施利芬的本意背道而驰。霞飞很快看到了这一点,十五天来,德国人一直在向巴黎挺进。到了九月四日,他们距离巴黎已不足三十三公里。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对法国人来说,他们获胜的希望渺茫,形势危急。9月4日,霞飞在法军总指挥部下达第六号总指示,其中预见到小毛奇已认清自己的困境,并提出利用小毛奇焦虑心理的办法.于是,驻守外围的法国第六集团军越过马恩河的支流乌尔克河,包抄德军的侧翼。英国远征军、法国第五集团军和伏羲的第九集团军向北急速挺进。命令规定的总攻日期是9月6日,现在沦为瓮中之鳖的是德军,而非法军。9月5日清晨,莫努里的法国第六集团军向前推进,准备在第二天发起进攻。此时,德军将领收到侦察骑兵送来的令人不安的消息,骑兵巡逻队看到法军正越过前线。法军第四预备役部队形成九十度夹角之势,这意味着法军正采取行动,准备从侧翼包抄德国克鲁克的第一集团军。德国军队面对法军此举的回应迅速而大胆,决定主动出击。
▲约瑟夫·霞飞
法军神操作,德军损失惨重
年9月5日上午,当法国莫努里的先头部队列队向乌尔克河进发时,他们突然遭到德军炮火的袭击,德军占领了无主之地,法军四处躲藏。暮色降临,德军将领判断他已为德国第一集团军免遭偷袭以及后撤他的部队赢得了宝贵时间。借助皎洁的月光,法军一路追踪,向德军已经放弃的阵地发起进攻。由于德军先前的单独行动,为法军包抄提供方便之门的侧翼漏洞被堵住。而且克鲁克由此得到警示,立即催促中部的援军在危险加剧前赶到德军的右翼。巴黎的一部分卫戍部队由征用的出租车火速送往前线,他们避免了法军全线崩溃,但无力阻止莫努里的部队后撤的命运。
▲马恩河战役中的法军
年9月5日晚上十点,法国元帅约瑟夫·霞飞下达了停止撤退,并转入全面反攻的命令,但意料之外的是,这项命令却遭到了英国军队的反对。霞飞有点慌了,于是立马亲自前往英军营地与英军总司令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得到英军的大力支持,霞飞更是信心满满,立刻召开动员大会,向全体士兵表明法国军队宁肯战死也绝对不会选择后退的决心。次日,也就是9月6日凌晨,法国各集团军正式展开全线反攻。首先,法国第六集团军对战德国第一集团军;其次,法国第五集团军也转撤退防守为进攻,协助第六集团军攻打德国第一集团军,并钳制住德国第二集团军;另外,法国第四、第九集团军则与德国第三第四集团军斗智斗勇,法军这种分头行动、逐个击破的战术使得法军占据了战略优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马恩河会战地图
年9月8日,协约国在多处发起的反击都难以为继,纷纷被击败,损失惨重。与此同时,英军将领弗伦奇发现德军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之间存在缺口和漏洞,因此便看准时机,率领了三个军队的兵力暗中潜入其中,打了德军一个出其不意。9月9日,在战斗的紧急关头,德国人首先失去斗志,开始撤退。英国远征军再次越过马鞍河,向着德国两支右翼部队之间的空隙进发。此时,德国疲惫焦虑的部落将军下令撤退。在这次会战中,双方一共投入了一百五十万的兵力,伤亡人数更是高达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德军,在这次战争中损失了将近三十万的兵力。
▲马恩河战役伤亡场景
德军失去胜利希望
在经过连续三天的激烈交战之后,年9月9日,德军意识到与英法联军之间的争斗大势已去,获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十分渺茫。尽管克鲁克率领的军队暂时击败了法国莫努里的军队,但是由于比罗的军队已经开始了撤退,并且由于英军的阻隔,克鲁克军队与其他德国军队之间的连接也被切断了。对于此时的克鲁克而言,就算他想誓死抵抗,继续与英法联军顽强作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经过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克鲁克也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截至年9月11日为止,德军基本已经全线撤退。
▲马恩河战役中的德军
马恩河战役爆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际,可以说是打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战场的一次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对于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之间的战略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英法协约国在此次战役中的胜利,为日后全面击败德国及其同盟国军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德军刚开始实行的前任总参谋长施利芬于年制定的作战计划,在实战中遭到了严重的阻力,因此,德军不得不被迫队作战计划进行调整,然而由于冒然进攻,没有做好后方的防御和守卫措施,给了英军可乘之机,进而因此失去了作战的有利条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失去了胜利的希望。
▲施利芬计划作战图
马恩河奇迹拯救了巴黎,重击了德国在西线快速取胜的计划。在小毛奇崩溃时,法国元帅霞飞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作为法国的救星,他的声望和权威在随后几个月里无人可及。而德军方面,小毛奇的统帅宝座还没坐热,就被迫让了出去。9月14日,埃里希·冯·法金汉将军临危受命,但为了留住颜面和威望,小毛奇在11月3日前仍是名义上的统帅。虽然目前看来,协约国在马恩河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功,但是要想击退德军,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操纵炮火的法国士兵
马恩河战役的启示
通过对马恩河战役的分析和了解,能够看到,德军的失败其实是有很多方面原因的。一方面,德军在作战策略方面略显疏忽大意,尤其是在制定进攻计划的时候,忽略了与其他集团军之间的联合作战,造成了兵力的分散,无法集中;另一方面,英法联军善于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军事指挥方面更具谋略和智慧,在向德军发起进攻时,能够把握好作战时机,并且善于侦察敌情,很好地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德军与英、法军在作战策略以及进攻战线方面的优劣差异决定了战争的结果。
此外,马恩河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将领。首先,是德国将领小毛奇,在原定实施的施利芬计划受阻时,小毛奇随机应变,对施利芬计划作了适当的修改,在这一点上,其军事才能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与其他前线作战军队的连接被切断,因此无法知悉战争全局情况;其次,是法军元帅约瑟夫·霞飞,在小毛奇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之后,霞飞并没有因为在先前的边境之战中失利而沮丧气馁,反而是带领法国军队在马恩河战役中浴血奋战,竭力粉碎德军在西线战场的计谋。此外,克鲁克在战争过程中实行的单独作战计划堵上了德国军队侧翼的漏洞,对于破坏法军对德军的包抄计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最后,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