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国较为少见的优良园林观赏植物赤苞花 [复制链接]

1#

赤苞花(学名:MegaskepasmaerythrochlamysLindau)是爵床科,红蓬爵床属常绿小灌木。原产于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的多雨的森林地带,中国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厦门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等地有少量引种栽培。

1.形态特征

赤苞花为常绿小灌木,高可达3-4米。叶浅绿色,叶对生,表面光滑,叶脉明显;宽椭圆形,长约30-35厘米,宽10-15厘米。花序顶生,长达30厘米,由长4-5厘米、宽2厘米的众多苞片组成,苞片由深粉色到红紫色不等,二唇状的白色花冠通常早凋,但赤红色苞片花后宿存,可维持长达2个月而不脱落,层层迭起,颜色鲜艳,较花朵本身更具观赏价值。果实棍棒状长35毫米,宽8毫米,内有四粒种子。花期8-12月。

2.生长习性

赤苞花不择土质,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酸性沙质土壤里生长,喜暖湿气候,适当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生长繁茂。稍喜阳,在全日照、半日照条件都可以生长,在半日照条件下,开花茂盛,花期长。耐阴,不耐寒,适合在热带亚热带栽培,越冬不需特殊的保护措施,能露地越冬,室外最低温为2℃,植株受到轻微寒害,但天气转暖能快速恢复。0℃时受害严重。不可曝晒。

3.主要价值

赤苞花是中国比较少见的优良园林观赏花卉,在园林造景上可用于建筑、亭、榭旁布景,营造狂野奔放的热带气息,也可用于花坛布置、盆栽观赏或为切花素材。赤苞花的观赏价值在于宽大的叶子和艳丽的花序,花繁叶茂、整株花期长,是不可多得的花灌木。

4.繁育推广技术

赤苞花在我国罕见结实,因此常用扦插繁殖。但扦插受季节限制,一年最多两季,且材料需求量大,嫁接可能传播病虫害。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适应性极广,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此植物快繁技术是一个专有技术,已在近种经济植物的快繁中取得成功,显示出对大多数经济植物无性快繁具有普遍意义。无论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用此技术进行繁殖。北京开源创众农业科技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对赤苞花进行开发研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