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万年历史跨度,500家博物馆,2500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在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穹顶上,有着惊叹世界的殿堂级画作《最后的审判》,它出自于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米开朗基罗

创作这幅近平方壁画时,米开朗基罗61岁,他将毕生的艺术才华挥洒于此。耗时6年,铸造了这个艺术史中的伟大奇观。

《最后的审判》局部

画作中这些花里胡哨的裙子便是后来添绘进去的,所以才如此醒目甚至奇异。

因为当时教会的一些人认为,这种直白展现人体的画作,是亵渎神灵、淫秽和不道德。

《最后的审判》局部

米开朗基罗去世后,教会下令将所有裸体人物画上腰布和衣饰,于是便出现了这些红红绿绿的“遮羞布”,受命的画家也被戏谑为“内裤制作商”。

当糟糕的艺术审美者,恰巧掌握了对作品的生杀予夺权,艺术作品也命途多舛。

《维纳斯的诞生》桑德罗波提切

艺术审美,是一件很个人的事,向来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一番见地,无关对错,但却见高低。

如同鲁迅对于《红楼梦》曾做过这样一番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倘若面对《维纳斯的诞生》这样的艺术佳作,只能看到白花花的肉体,无疑是相当遗憾的事。那诗意的美感、精细的雕琢都被丢弃,仅余最虚无的空壳。

如何欣赏一幅艺术作品,也是一门学问。

非科班的人,想要艺术入门,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读一本权威艺术类著作,是简单有效的方法。

英国大名鼎鼎的DK出版社,历时数年打造了一本艺术史通识巨著——《DK艺术博物馆:世界名作全景导读》。

“这本书令人惊叹不已,是一本近乎完美的艺术史概览。”

——弗兰克惠特福德《星期日泰晤士报》

“如果说哪本艺术图书具备令人惊呼赞叹的潜质,那非本书莫属了……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本!”

——《艺术期刊》

面对疫情,无法自由看展,不如将艺术博物馆请到家。通读这一本,如同跟着顾问专家,零障碍畅游世界艺术博物馆。从“我看过这幅画”,到真正读懂一幅画。

它也适合作为孩子的艺术启蒙读物,艺术爱好者的畅游指南。

01

想搞懂艺术

先来认识这些艺术大拿

上面6位艺术泰斗里,如果你仅仅认识最右的梵高,那么恭喜你,你的艺术之旅将会新颖而悠长,还有无数美妙的作品等你探索。

一个个艺术风格的崛起,通常伴随着一位位艺术大师艺术造诣的登峰造极。认识这些大师,如同掌握了考试中的“划重点”,不仅能少走弯曲,还能看到暗藏在艺术品中的隐藏深意。

《滑铁卢桥》莫奈

当你看到一幅画时,仿佛自己度近视,眼前朦胧一片,万物失去了清晰的轮廓。这大抵是印象派莫奈的作品了。

莫奈毕其一生追求光和色彩的表现,是一位十足的光影大师,也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

《格尔尼卡》毕加索

这些似乎是刀砍出来的形象,眼睛鼻子没一个在正确的位置。这就是毕加索。

如果你以为毕加索只会画这种涂鸦式作品,甚至吐槽自己上小学的小外甥也能比他画得好看,那就大错特错了。

毕加索自画像

毕加索属于天赋异禀式人物,早在他十几岁时,就足以画出惟妙惟肖的油画。但他对这种照相一般的油画并无太大兴趣,而更想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在他二十多岁时,曾陷入一段人生低潮期。这一时期的作品,仿佛被蓝色所覆盖,背景、人物、头发、眉毛皆为蓝色,风格阴郁而哀伤。

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他逐渐培养自己风格的开始。

内页展示

当踏出作品本身,尤其是熟悉他们的画作和风格、了解他们的生平后,再看作品,将会有不同的感悟,而不止是“这画真漂亮”。

除了莫奈和毕加索,书中还有多位重要艺术家,通过生平简介、艺术风格介绍、作品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艺术家视野和技巧。

02

件旷世珍藏

不出门逛遍卢浮宫、

大英博物馆……

这本《DK艺术博物馆》可以说是“书如其名”。

多页的海量内容,收录了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从史前到21世界,跨越30年的艺术史高光时刻,汇集于此。

看完相当于走遍了全球多家艺术馆、博物馆。而且,还有私人讲解在侧,带你欣赏各个时代的旷世杰作。

翻开书,你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巨制,也有鲜有耳闻的“小众”艺术品。从绘画、雕塑,到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都囊括其中。

比如谈到达芬奇,就立刻想到谜一般的微笑。

《蒙娜丽莎》达芬奇

自带安宁静谧感的《倒牛奶的女仆》。

《倒牛奶的女仆》维米尔

还有曾经深受荷兰城市小资产阶级喜爱,如今被众多小姐姐们喜爱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约翰内斯维米尔

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永恒的记忆》,超越时间成为永恒的经典。

《永恒的记忆》萨尔瓦多达利

“跑题”画作《国王的悲伤》,这是野兽派代表作,用线条和色彩表达了愉快欢乐的情绪。

《国王的悲伤》亨利马蒂斯

古希腊经典雕塑作品《掷铁饼者》。虽然雕像是静态的,却给人一种动态美,仿佛那块铁饼随时会被掷出。

《掷铁饼者》米隆

从洞穴岩画到古希腊,从文艺复兴到当代艺术……三万多年的艺术史在眼前一一放映。

虽然它是一本重量级艺术史,但读起来毫不费力。这本书逻辑性超强,用可视化的信息图,展示了从史前到当代的世界艺术发展历程。

人类艺术演变进程中涌现出的各类艺术流派,书中都有清晰的介绍,流派起源及影响、风格和技巧,代表性主题等等应有尽有,一站式讲解帮我们厘清发展顺序,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奥义。

原标题:《3万年历史跨度,家博物馆,件旷世之作,改变思想和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