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萨尔瓦多学者萨跟中国建交如同从黑暗中醒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8050/

来源:环球网

萨尔瓦多,谢拉顿酒店。

萨尔瓦多的首都圣萨尔瓦多,位于该国中部,远方可以看到壮丽的群山,城中贫富间杂,是该国的*治,文化中心

萨尔瓦多当地的司机。

[环球时报赴萨尔瓦多特派记者邢晓婧]“墨西哥的不幸,在于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这句墨西哥谚语同样适用于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纵然该国与美国的联结根深蒂固,但近年来其对美国的情感愈发复杂。去年8月,中萨建交,由此开启两国在官方和民间层面的频繁互动。然而,萨尔瓦多新当选总统布克尔的部分言论又使得中萨关系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4月下旬,作为由环球网组织的“中国网络名人环球行——拉美站”成员,《环球时报》记者参加了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主办的中萨智库媒体座谈活动,成为建交8个月以来首次正式访问萨尔瓦多的中国媒体代表团成员之一。记者实地走访,对话多位*要学者和普通民众,试图剖析这个最新同中国建交国家的压力与渴望。

当地酒店服务员。

女厨师在准备萨尔瓦多著名的美食——泼帕卡斯。

美国阴影

从北京出发,经洛杉矶转机,长途跋涉20多个小时,《环球时报》记者抵达萨尔瓦多时已近午夜。机场距离市区约42公里,车窗外几乎没有光亮,沿途看不到建筑,靠近市区才陆续有些房屋,以平房为主。

街头广告牌。

萨尔瓦多国土面积仅约2.1万平方公里,人口万,是中美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多年来,该国一直被美国视为“后院”,“美国痕迹”遍布大街小巷:麦当劳、必胜客等美式快餐厅随处可见,冰激凌品牌取名“波士顿”,卖中国制造平价服装的地方叫“美国俱乐部”。

美国二手汽车洪流中的摩托车。

在以“随意”著称的拉美,萨尔瓦多人却以“勤劳”闻名。凌晨5时的萨尔瓦多相当热闹,夜色未退,街头人流涌动,人们挤上披着霓虹灯的“青鸟”大巴,开始一天的奔波。这里的学校6时开始上课,公司7时20分上班。

除了上班族,烈日下,头顶水果蓝的小贩穿梭在车流中叫卖,还有人肩扛桶装水,一杯一杯卖给路人。他们为什么不用拉杆车?一位常驻拉美的同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当地工业和制造业落后,工具类物品全部依赖进口,哪怕是国内司空见惯的小拉车,在这里也是奢侈品。

据了解,萨尔瓦多被列入“中低等收入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高失业率”和“高犯罪率”是其无法撕去的标签。但在实地采访过程中,《环球时报》记者及同行者不止一次感叹:萨尔瓦多的经济本不该如此。

萨尔瓦多持枪*警。

街头带枪的保安。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萨尔瓦多的经济发展快于其他中美洲国家。但由于美国资本不断渗透,很多重要部门落入美国人手中。此后约半个世纪,萨尔瓦多一直由亲美*人实行独裁统治。年,萨尔瓦多爆发内战,对峙双方背后分别是美国和古巴,这场内战持续了12年。“这12年让萨尔瓦多丧失了重要发展机遇,该国至今还未摆脱‘内战后遗症’带来的阴影。”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从现在萨尔瓦多*派竞争之激烈、经济发展任务之艰巨可以看出。

“侨汇”是美国把控萨尔瓦多经济命脉的另一体现。年,萨尔瓦多时任总统弗洛雷斯实施美元化货币*策,导致债台高筑,生活费用猛涨。其后,萨尔瓦多只能靠海外打工者的汇款支撑经济,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侨国”。

萨尔瓦多的小摊子虽然十分简陋,但颜色往往设计得十分绚丽。

要去美国打工的萨尔瓦多人。

数据显示,在美务工的萨尔瓦多人多达余万。《环球时报》记者在洛杉矶转机时看到,回国的萨尔瓦多人办完托运手续后,大包小包的手提行李还是能把头顶行李架塞得满满当当,活脱一副“美洲版务工返乡”的既视感。

据当地华侨介绍,往返萨美的航班很多,上座率很高,一个在美务工人员往往要承担起全家几口人的生计。由于他们为本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航空公司对那些超重行李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说,每当有亲属从美国回来,全家开着皮卡去接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中国机遇

陷入民主选举怪圈被认为是萨尔瓦多经济得不到发展的原因之一。为赢得选举,*客们大开特开空头支票。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不得连选连任,过去多任总统不愿在长远项目上投入精力,而且下台后身陷贪腐争议。迫于生计,至今仍有大量萨尔瓦多人登上“大篷车”一路北上,想方设法逃到墨美边界,再不顾生命危险伺机入境美国。

和中国建交,让萨尔瓦多看到了新机会。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代表团日前组织外交官、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参加在萨尔瓦多高等战略研究学院举行的交流活动,该院为*府制定国家安全*策建言献策。这场交流活动吸引萨国防部长、议员等*要出席。他们对中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断询问与中国合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萨中如何在经济方面互补,如何拓展农业之外的合作领域等。

萨尔瓦多年轻人的想法更直率——去中国!在萨尔瓦多大学,一场主题为“开启中萨合作新时代”的对话会,吸引数百名大学生参加。《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学生们对“中国”充满兴趣,不停地记笔记,但几乎没人使用笔记本电脑。该校是萨尔瓦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也是唯一一所公立大学,但即便这一群体,会说英语的人也比想象中少得多。

年创立的莫妮卡·埃莱拉传播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这所私立高校实行小班教学,学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怀抱苹果电脑。在职员平均月收入美元的萨尔瓦多,每年美元的学费令人咋舌。或许这才是萨尔瓦多真正的精英阶层。

一名萨尔瓦多大学生依然略带羞怯地站在他的学校大门前。

23岁的萨大毕业生艾玛努尔·莫卡多通过互联网和书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