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生存我只能加入黑帮,拉美黑帮的疯 [复制链接]

1#
QQ客服网络客服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萨尔瓦多内战期间,造成了十万余名孤儿,变调的童年,看尽杀戮与死亡,尽管部分孩童有幸能逃离战火流亡美国,却成为美国社会的边缘人,最后为了求自保,而自组帮派……

早在年代,美国即出现拉丁裔帮派;年代,美国的墨西哥裔不良少年,穿上及膝的大西装外套,搭配紧身长裤,特立独行,到处惹事生非,被称为巴秋哥(pachuco)。巴秋哥走入历史后,由丘洛(cholo)取而代之。「cholo」一字源自阿兹特克的纳瓦语「xolotl」,为狗之意,在西班牙殖民时代用来称呼有印地安血统的低下阶层,二十世纪中叶则指在美国的墨西哥裔不良分子,满口俚语,独特的肢体语言,穿着宽松裤子,白色汗衫外再罩上格子衬衫,而衬衫仅扣脖子上的钮扣。

在美国,低下阶层的拉丁裔因保留母国语言和习俗,又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而成为社会边缘人,备受欺压,最后为了求自保,不是加入帮派,就是自组帮派,在团体中寻求慰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拉丁裔帮派,间接反应出拉丁美洲动荡的*局,其中,以年代所产生的黑帮最令人震撼,影响深远。

年,萨尔瓦多左派游击队「法拉本都.马蒂民族解放阵线」揭竿起义,与*府*展开持续十二载(-)的内战。烽火连天,萨尔瓦多儿童仅能度过纯真的十一岁,一旦过了十二岁,就会被*府强制征召入伍,若不愿加入*府*,那只好加入游击队。不论做何选择,十二岁的小孩必须提早面对生离死别,体验战争的残酷血腥,这段悲惨的史实被改拍成电影《纯真十一岁》(Vocesinocentes)。年,在国际社会的斡旋调停之下,*府*终于和游击队签订和平协议。

化干戈为玉帛就从此天下太平了吗?也不尽然。

内战期间,造成了十万余名孤儿,许多孩童曾接受过*事训练,看尽杀戮、见识死亡。变调的童年,不仅身心受创,也影响了往后人生,尽管部分孩童有幸能逃离战火流亡美国,却因生活无以为继,再加上文化差异,而处处受到欺凌,于是组成帮派报仇雪恨,其反扑心态比上一代的帮派更为强烈,更充满仇怨。

「玛拉.萨尔瓦杜鲁恰」(MaraSalvatrucha)就在这种背景下于年代形成,起初发迹于洛杉矶毕可联盟(Pico-union)拉丁裔小区,不过,这个彼时才兴起的青少年帮派为了争地盘,与原来盘踞十八街的墨西哥裔黑帮「Mara18」(或称B18)结怨;为了与之区分,而有「MS」、「Mara」或「MS13」之简称。

「Mara」(玛拉)乃中美洲的用语,等于西班牙常用的「小帮派」(pandilla)、「族群」(colla)、「团体」(grupo),亦即,一群居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朋友。因而有「学生团体」(maradeestudiantes)之用法,系取自「marabunta」(蚁灾)一字,意思为年少轻狂、容易滋生事端的一群。至于「Salvatrucha」,乃形容「Mara」的阴性形容词,其阳性为「Salvatrucho」,意指「聪明的萨尔瓦多人」、「觉醒的萨尔瓦多人」或「准备好的萨尔瓦多人」,其语义来自「trucha」(鳟鱼),形容俨如鳟鱼一般聪明灵敏。

另外,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原文中的阳性形容词「trucho」应该源自对宏都拉斯人的昵称「catrachos」,而「catrachos」则来自「xatruch」,指宏都拉斯独立后的名将弗伦西欧.萨杜鲁奇(FlorencioXatruch,-),他曾率领国人到尼加拉瓜击退意图染指拉美的美*;因此,后人以「萨杜鲁奇」来称呼英勇的宏都拉斯人,而「萨尔瓦杜鲁恰」就是萨尔瓦多人与宏都拉斯人的组合名词。

简言之,「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就是拉丁裔黑帮,可分为「MS13」和「Mara18」。这两个拉丁裔黑帮本来就不合,又因利益冲突常与其他亚、非裔黑帮起冲突。不少中美洲人为了远离战火和贫穷而流亡至美国,同时也有许多冀望追求美好未来的墨西哥人偷渡到美国。这些拉丁裔青少年,不论萨尔瓦多人抑或宏都拉斯人,不论危地马拉人抑或墨西哥人,同属美国社会的低下阶层,虽有共同语言和民族情愫,却为各自利益组成不同的帮派,冀望在群体中找寻自我的存在价值,缔造自己的神话,以暴力等疯狂行为铺写生命史。

「玛拉.萨尔瓦杜鲁恰」成员以单手或双手比出牛角手势,而这个手势就是「M」字的倒写;除了手势之外,帮派成员亦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术语黑话,沉醉在俨然枪林弹雨般的重金属乐,秘密举行诡谲仪式,在小区的公共墙面随意涂鸦,在自己脸部和身上刺青……

宗教,一个不同于传统信仰的新宗教,因而吸收了大批的青少年加入。当成员势力壮大之后,刻意赋予「Mara」、或「MS13」或「Mara18」特殊含义,凸显与众不同。

例如:「M」除了是「Mara」的缩写之外,也是英文的第十三个字母,也是墨西哥(México)的第一个字母;至于数字18,系由三个阿拉伯数字6所组成,是《圣经.默示录》里的野兽符号(),也代表洛杉矶第十八街。

出身低下阶层的青少年,其家庭功能往往不健全,在无谋生能力的情况下,面对资产阶级的优渥生活环境,自然产生「文化冲突」和「身分挫折感」,因此有过度的「行为反应」,而形成偏差的价值观,容易成为帮派的招募对象,并蔚为帮派次文化。对黑帮分子而言,犯罪乃自我探索的英雄旅程,透过暴力行为克服那侵袭内心的孤独力量和身分挫折感。以下是一名「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分子的告白:

我十三岁加入帮派。之前的我十分孤单,一直在找寻温暖,希望得到尊重,冀望他人可以爱我,而帮派给了我一切。他们爱我、照顾我。没错,我是帮派分子,是「Mara18」的成员。在帮派里,我脑海中只有杀人,不然就被杀。为了存活下来,我必须杀人;为了填饱肚子,我必须抢劫。

从生到死,人类必须面对各个人生阶段,更要经历许多重要变化,因而发展出不同里程碑的仪式与典礼,例如:领洗礼、成年礼、入门仪式、结婚典礼。质言之,仪式是符号,也是契约,系告别过去、进入另一个历程的门坎。若说帮派是青少年的宗教,那么帮派所执行的仪式就是盟约,成员透过这个盟约而产生归属感。于是,「玛拉.萨尔瓦杜鲁恰」成员以单手或双手比出牛角手势,而这个手势就是「M」字的倒写;除了手势之外,帮派成员亦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术语黑话,沉醉在俨然枪林弹雨般的重金属乐,秘密举行诡谲仪式,在小区的公共墙面随意涂鸦,在自己脸部和身上刺青……如此独特作风成了「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分子彼此之间的暗号,也宛如剑和盾牌之类的神兵利器,教他们勇往直前。

「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入门仪式也同样充满暴力。入会时,新进分子必须忍受旧成员痛殴*打达十三秒,象征「MS13」所代表的数字;若要进入「Mara18」则需要遭受十八秒的殴打。如此残害身体的仪式彷佛古代的活人献祭,穿越严峻考验的长廊,走入新生的世界。

墨西哥作家拉米雷斯(RafaelRamírezHeredia)在《黑帮》(LaMara)一书当中如此写道:

为了展现出一个黑帮分子的气魄,无论别人打得他眼冒金星,就是不能倒下,尽管别人如何撕裂他的灵*,就是不可抱怨,「疯狂生命」教他如何成为「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一分子,对此,他眉头皱也不皱,于是调整好睾丸位置,准备承受这几秒钟的殴打,相较之下,还未加入这个大家庭之前所受的挨打更是残酷……

刺青是「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分子的身份证,也是疯狂生命的画布。成员在脸部和身体刺满各种图腾,除了代表帮派的「M」字之外,常见的有:蛇、鸟、眼泪、十字架、骷髅头,以及一些天主教符号。其中,眼泪和十字架有特殊含义,成员一旦杀了一个人,就在自己身上刺上一滴泪珠或一个十字架;因此,眼泪或十字架的图案越多,显示该分子所杀的人数越多。另外,手上虎口通常刺有三个点,医院、监狱、坟墓,象征疯狂生命所带来的三种可能后果:受伤、被捕、死亡。

刺青不只是装饰作用,在原始部落被视为牺牲、神秘和魔力的象征,是进行宗教仪式时与天地能量沟通的符码,也代表阶段的启始,是个人成长或部落巩固权力的证明;刺青在某些文明里,还被当成奴隶与罪犯的烙印。

「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分子则视刺青为个人的英雄勋章,藉以记载自己的暴力神话。对帮派分子而言,刺青有宣示和挑衅作用,并营造震慑氛围。

发迹于城市的贫民区,但为了躲避警察缉捕,边境成为「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犯罪温床,充斥着械斗、抢劫、走私、贩*、绑架、勒索、谋杀、等犯罪行为,严重影响拉丁美洲国家的治安。

在洛杉矶警方扫荡下,「MS13」与「Mara18」均有不少成员被捕,或被遣返原生地,然而,他们所创造的神话竟然如野火一般,延烧到美国各州,往北到达加拿大,往南则回到墨西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等国。

发迹于城市的贫民区,为了躲避警察缉捕,边境成为「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犯罪温床。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沙漠,墨西哥与危地马拉毗连的丛林,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接壤的山林,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三国之间的低地,甚至这些国家境内的各州、各省边境,俨然一个错综复杂的舞台,上演着扭曲变形的戏码,有械斗、抢劫、走私、贩*、绑架、勒索、谋杀等,凸显出一个五方杂处的边境文化,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治安。

年,数名「玛拉.萨尔瓦杜鲁恰」成员从洛杉矶流窜到墨西哥南部的恰帕斯(Chiapas)州,占据废弃火车站作为犯案地点,抢劫载货火车和穿越边境的偷渡客。过了三十年光景,墨西哥境内到底有多少「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分子并无确切统计数据,估计超过五千名成员,散布在国内的二十五个州当中,以恰帕斯、委拉克路斯(Veracruz)、塔巴斯科(Tabasco)、瓦哈卡(Oaxaca)、塔茅利帕斯(Taumalipas)、下加利福尼亚(BajaCalifornia)等州人数最多。

中美洲各国内战陆续结束后,依然有数以万计的中美洲人民视美国为天堂,在筹足旅费后便通过人蛇集团的安排,以墨西哥为跳板往北迁徙,「玛拉.萨尔瓦杜鲁恰」伺机抢劫、或勒索这些弱势的偷渡客,虽然抢得的钱财不多,收取的赎金也有限,但以量取胜,仍是可观的不义之财。

发展至今,「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已非一般反社会的青少年团体,而是暴力黑帮,种种疯狂行为引起学者注意,也是记者追逐独家新闻的目标。至年期间,法国记者波维达在「Mara18」的同意下,与萨尔瓦多的成员共同生活了十六个月,并拍摄了一支七十小时的纪录片,名为《疯狂生命》(Lavidaloca)。波维达承诺不公开影片内容,影片后来还是流出,波维达因而于年9月2日遭暗杀身亡。年10月1日,驻墨西哥的法国中心(CasadeFrancia)为纪念波维达,从影片中挑出二十张珍贵画面,举行「疯狂生命原版照片展」,揭露社会边缘人的悲歌。

原来的走私、勒索、抢劫等不法行为,已不足以维持帮派的开销与本身吸*的费用,部分「玛拉.萨尔瓦杜鲁恰」成员于是为矮子古兹曼的西那罗亚(Sinaloa)集团效命,从事贩*工作。另外,也有「MS13」成员与塞达组织挂钩,接受所提供的专业*事训练,包括操作AK-47突击步枪、反坦克步枪、榴弹发射器等精良武器,成为旗下杀手,并兼做贩卖人口之类的工作。

在「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协助下,墨西哥贩*集团得以将势力扩及中美洲。「玛拉.萨尔瓦杜鲁恰」以游击方式经营出一条从中美洲到洛杉矶的跨国走私路线,并确保在七十二小时以内将货品送到指定地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及宏都拉斯所形成的三角地带,是拉丁美洲最贫穷的区域,却是贩*集团抢夺的地盘,因而成为最暴力的地区。

*品问题因「玛拉.萨尔瓦杜鲁恰」的加入而更为复杂,「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则因*品走私而更加壮大。北自落基山脉、南到安地斯山区、西至太平洋、东临墨西哥湾,甚至跨海至西班牙,「玛拉.萨尔瓦杜鲁恰」几乎无所不在,而这也是拉美各国所必须正视的治安课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