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csjkc.com/前南斯拉夫二战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摄制于年,年在国内上映,现在已有40多年了。尽管是部老电影,但是这部影片摄制水平之高,情节构筑之奇,在今天仍然值得称道。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期的萨拉热窝,德军在巴尔干的处境很危急,只控制多瑙河以南的公路,如果在撤退之前,苏军占领了这条公路的话,德军军团就会被包围。这意味着德国将要损失20个师。要保证部队从希腊和南斯拉夫迅速撤退,最重要的问题是燃料。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在历史上曾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现在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将是很重要的。萨拉热窝将成为向德军军团提供燃料的基地。
南斯拉夫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游击队,萨拉热窝这座城市里抵抗运动的力量尤其强大,是一条真正的秘密战线。它的领导是个老练的游击队员,人们叫他“瓦尔特”。故事就在瓦尔特领导的地下组织和德军的党卫队之间展开。主线是寻找打入游击队内部的德军间谍和打入德军内部的游击队员,以及真假瓦尔特。情节错综复杂,悬念叠出。最后在铁路上的决战更是精彩。
影片最开头,萨拉热窝的德国国防军开会,为了对付瓦尔特,德军被迫召回在挪威的冯·迪特里施,冯·迪特里施是党卫军上校,在围剿游击队行动中名声显赫,属于德军清理占领区游击队等抵抗力量的超级王牌。大家都不相信冯·迪特里施上校会从挪威赶回时,负责的将军说,“上校冯·迪特力施已经到达萨拉热窝!”说这句话刚说完,电影“瓦尔特保卫萨热拉窝”这9个大字便出线在屏幕正中,伴随着激动人心的电影配乐,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就这样开始了。
影片兼有枪战、武打、谍战、侦探片的元素,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扣人心弦、撼人心魄。真假瓦尔特的徒手格斗,清真寺里的枪战,列车顶上的拼杀,汽车与摩托车的追逐,军火列车的大爆炸,手术室里的掉包计,以及貌美如花的女游击队员阿兹拉在敌人的探照灯下中弹身亡、香消玉殒的场面,都给观众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扮演瓦尔特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年6月出生在贝尔格莱德东南约50公里处的科拉契察小镇,一个普通的农家,年轻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毕业后从事话剧工作,此后逐步跨入影坛。
年,他在故事片《库姆巴拉山上的歌声》中扮演一个角色,从而一举成名。他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两个角色,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以及《桥》中的“老虎”。这两个角色,是几代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其中,拍摄于年的前南斯拉夫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被引进后,“瓦尔特”这个名字便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
日沃伊诺维奇曾拍过多部电影,后来有人采访他问起《瓦》,他甚至印象不深了。只记得当时自己差点被烧死,怎么回事?原来有一个镜头是瓦尔特从30多米的教堂顶上顺着绳子下来。当年居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只是上边有人拽下边有人勒而已,他亲自徒手攀爬,身手了得哇!
那天天很热,爬至一半时,兜里的一小酒瓶盖挤开了,酒洒了一身,绳子摩擦起火,胸口一下烧着了。他是背对着镜头,那么高,自己喊不出声。导演也看不见,还让他“往上去,往上去”!只能带着火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顶上把火扑灭,他说,当时要是再晚一点就.....惊出一身汗哇!
还记得女特务那句经典台词吗?“肖特呼唤康德尔!肖特呼唤康德尔....他们已经中了圈套,吉斯已被干掉....”为假瓦尔特打入游击队内部,肖特暗中配合并传递情报,使得假瓦尔特深得信任。损失惨重!所以说塑造反面人物让人觉得很丰满很立体,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脸谱化、程式化。
影片最后画面:在德军炮兵阵地上,被解了职的冯·迪特力施慢慢走着,冯·埃西斯和维尔德姆特在后面跟着。
冯·迪特力施(一声长叹):唉!太有意思了,我来到萨拉热窝就寻找瓦尔特,可是找不到,现在我要离开了,总算知道了他。
维尔德姆特:你说瓦尔特是谁?请告诉我他的真姓名。
冯·迪特力施:我会告诉你的。看!这座城市。(看着萨拉热窝城)它!就是瓦尔特。
画面:一座美丽的萨拉热窝城展现在面前……
字幕: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