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萨尔瓦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研究专题来源国效应vs逆来源国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饮食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122/6662795.html

尽管我是个外行,但是如果香水来自法国、机械手表来自瑞士、钻石来自南非,那应该错不了吧,这好像是个常识。早在年就有一个叫做Schooler的学者,就给这种常识起了个名字叫做“来源国效应”。它确实帮了消费者很多忙,面对陌生的舶来产品,我们可以自信地做出选择。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但是,站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浪潮之巅,有研究者发现了一个“危险”的互逆过程:品牌的违规行为会影响来源国形象,White()称之为逆来源国效应。举个例子,尽管我心目中美国是一个科技发达、管理卓越、富有契约精神的国家,但是,如果MAX接二连三地从空中掉下来,强生的婴儿爽身粉里含有致癌的石棉,那我大概会认真想想是不是还应该像以前一样信任“美国制造”。

接下来我们就来梳理这两个高度关联的理论:“来源国效应”VS“逆来源国效应”。

一、来源国效应

(一)来源国概念的演进及发展

“MadeinGermany”的出现,是因一战后的英国不堪市场上劣质的德国产品的困扰,强制要求德国,在其出口的制成品标记上“MadeinGermany”,以示区分。但随着德国产品质量的提升,“MadeinGermany”的标记变成了质量的保障,促进了德国工业产品的海外销售(Morello,),这也是“来源国”的雏形。并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和全球市场的发展,以及对竞争力本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