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从钢铁帝国到“美国禁地”。
文/华商韬略颜宇
伯利恒钢铁厂曾是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如今却沦落成赌场,它的灭亡是美国传统制造业走向“衰而不退”的标志。
年11月底,在美国伯利恒市,雪稀稀疏疏地下着。一家咖啡馆内,女摄影师阿丽莎·伊芙·苏克(AlysshaEveCsük)心不在焉地朝窗外望去,她在等待即将一起去“美国禁地”冒险的伙伴。
调查记者乔纳森·瓦尔德曼如约而至,双方交流片刻,瓦尔德曼便让服务员打包了些食物当做点心。然后,两人起身在风雪天走出了温暖的咖啡馆,准备好需要的设备,向破产的伯利恒钢铁厂出发。
他们的目的地,伯利恒钢铁厂,曾是世界第二大钢铁帝国,也是美国制造业领导地位最有利的象征。
伯利恒市以耶稣基督的出生地命名,这座曾经的钢铁之城,如今成了宾夕法尼亚州的“铁锈带”腹地,往日辉煌沦为废墟,一片衰落的景色。
摄影师苏克是一名工人的孙女,她也与祖辈们一样,靠这座钢铁厂为生:把“铁锈”拍成艺术品向《纽约时报》供稿。
来到生锈的钢铁厂生产区域周围,五个巨大的高炉并排矗立在阴暗的天空下,铁丝网把这里团团围住。每天都有私人保安和城区警察在附近巡逻,外面还挂着警示牌:私人财产,不得擅自进入,违者将被起诉!
当苏克与瓦尔德曼踩着“禁止翻越”的篱笆进入钢铁厂后,看到了一幅钢铁帝国的末日景象:
被灌木和藤蔓覆盖的厂房、破碎的门窗、斑驳的墙面以及十来米高的废弃大烟囱。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随时还会有四五十斤重的异物掉下。
这次长达5个小时的“冒险”,也被瓦尔德曼写入了自己的书中《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
伯利恒钢铁厂的创始人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M.Schwab)是美国梦的代表。
年出生于美国小乡村,施瓦布只接受过短暂的教育,15岁就去做马夫,3年后才凑够车票钱,来到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在职期间施瓦布任劳任怨,别人打牌喝酒,他熬夜看书做笔记,自学各类建筑知识。经理来视察工地时,同事都在闲聊,他悄悄躲在一个显眼的角落里看书。经理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他合上笔记本,正襟危坐道:
“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
那个时代的美国还能相信天道酬勤,有手段、爱学习、出身底层的施瓦布一路当上了建筑公司的经理,并在多次闪光表现后,成为了钢铁大王卡耐基的副手。
年前后,美国的资本家为了利润,开始靠垄断行业成就寡头格局,形成了从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托拉斯”到J.P.摩根的“金钱托拉斯”等怪物。
在这19世纪的最后十年,靠着寡头们的垄断国家命脉,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山巅之城逐渐有了雏形。
J.P.摩根很早就想把钢铁行业纳入自己的版图,还与朋友合作了联邦钢铁公司。但在美国钢铁行业,缺少了卡耐基的公司,就不能称为托拉斯。摩根需要与其合作,但卡耐基十分厌憎这群“商业强盗”,甚至发誓不会踏入华尔街一步。
年底的一场晚宴改变了这个僵局,并成就了美国工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幕。
12月12日晚间,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大学俱乐部宴会厅,超过80位达官显贵聚集在此欢迎施瓦布。两位银行家以此感谢施瓦布在家乡的盛情款待。
席间交谈时,施瓦布指出了当下流行的托拉斯的缺点——商业强盗的逻辑无非是,形成垄断、哄抬物价牟利,这在一个开拓的时代,会限制市场的发展。钢铁托拉斯应该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多种用途,以此来扩充市场,直至称霸世界。
本就想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J.P.摩根听到后,仿佛遇到知音一般。晚宴结束后,二人来到窗旁并不舒服的高脚椅上,双腿垂悬,密谈了一个小时。
没过多久,J.P.摩根又邀请施瓦布到家中详谈,却被婉拒。施瓦布给出的理由是,如果被卡耐基先生知道他最信任的总裁和摩根有来往,影响不好。
在摩根的推动下,再次会面时,施瓦布腼腆答应摩根,愿意试着说服一下卡耐基出售公司。
年2月,施瓦布挑了一个好天气约卡耐基打高尔夫球。他不着痕迹的让球,卡耐基玩得十分高兴。施瓦布趁机提出了摩根的计划,还诱惑性地告诉卡耐基:您能自己定价。
彼时发生的家庭变故和愈发老迈的身体,让56岁的卡耐基正好心生退意。第二天,施瓦布就收到了张小纸条,上面写着:4.8亿美元。
摩根财团爽快答应。而当时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也就3.5亿美元。
这一起天价并购,造就了当年的美国首富“安德鲁·卡耐基”,也成就了历史上首个资本超10亿美元的企业:美国钢铁公司。
施瓦布因此获利数百万美元,还成为该公司的首任CEO;摩根财团则收割近亿美元,其余喝汤者也大发横财;吞掉太阳的J.P.摩根从此加冕,成为新的钢铁之王。《全球杂志》更是发文称:
“世界从年3月3日起不再由所谓的政治家们掌管,而是掌握在那些控制了货币的人的手中。”
到了年,美国钢铁公司已拥有属于自己的煤炭、铁矿、铸造厂、炼钢厂和运输系统,产能占到美国钢铁总产量的60%以上。助成这一局面的大功臣施瓦布,却在冲突中被摩根踢出了公司。
年施瓦布逆袭归来,前期的资本积累加上早年布局,他成功合并了两家企业,创建自己的“钢铁托拉斯”。美国造船公司原本计划重组为伯利恒钢铁与造船公司,但在施瓦布的参与下,新公司成了“伯利恒钢铁公司”。
施瓦布的举动激怒了摩根。面对后者的打压,施瓦布豪赌新型技术“H型钢”,举债建立新工厂。这款万能钢梁成了伯利恒崛起的关键,其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使建造摩天大楼在那个时代成为可能。
战争使伯利恒成长为巨人。
年,萨拉热窝的枪声传到了美国。一战爆发前,美国陷入经济萧条,股市整体低迷。但伯利恒公司依靠新技术的发展,在—的两年中,纯利润上升了%,而股价却受市场影响,始终维持在40-50美元。
有心人都能看出,这是伯利恒爆发前的压抑。
果然,战争开始了,伯利恒钢铁公司因本身带有的军火属性,大发战争财。光从英国身上,就获得了1.35亿美元的订单,并垄断了向盟军提供弹药的生意。
美利坚的国运在这场人类最残酷的世界大战里不退反进。穷小子施瓦布也靠着战争实现了真正的阶级跨越,成为又一位日后得以与卡耐基齐名的钢铁之王。
他的伯利恒帝国正冉冉升起。
在二战来临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伯利恒钢铁公司也仍然保持着成功。
靠着出色的技术工艺,纽约80%的高楼都使用的是伯利恒钢铁。那个时代流传着一个说法:伯利恒钢铁公司归纽约所有。
年9月,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时任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掌舵人尤金吉福德格雷斯(EugeneGiffordGrace),正悠闲地打着高尔夫。一球童跌跌撞撞向他跑来,高喊“二战爆发了”。
身材高大的格雷斯听完后,夸张地笑了起来,顺势放下球杆,举着双手看向同僚:“先生们,我们要赚很多钱了。”
也是在这一年,伯利恒钢铁帝国的缔造者施瓦布离开了人世。
随着珍珠港的爆炸声,美国参战,盟军对钢铁需求的大幅增长,钢铁公司“被动”扩大产能,还促进了钢铁技术和产品档次的提高。伯利恒轻松获得了超过13亿美元的订单:弹药、大炮、战舰等等。
这次世界大战,使“死亡交易商”伯利恒成长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以及最大的造船厂——
战争的紧迫让盟军对装备的需求更为迫切,格雷斯答应美国总统罗斯福每天制造1艘船,但他以每天15艘的造船速度远远超过指标。
据统计,二战期间,伯利恒的15个造船厂共生产艘船,远超世界其他造船厂,其建造数量是美国两洋舰队的五分之一。光造船厂就雇用了18万名员工,而整个公司有30万人。
这是钢铁即国家的战争时代,格雷斯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着整个世界的